在張家口發電公司,提到吳森,職工們的評價出奇一致:“他是真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作為黨建工作部主任助理,吳森始終以“娘家人”的溫情與“實干家”的擔當,架起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連心橋”,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近日,他獲得集團公司“優秀工會工作者”稱號,這份榮譽背后,是他日復一日對職責的堅守、對職工的真情。
2020年初,吳森從生產一線轉崗至工會,面對職工維權、民主管理等陌生領域,他深感“本領恐慌”。他白天調研走訪,夜晚研讀《工會法》等專業書籍,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職工訴求。在企業《集體合同》協商會議召開期間,吳森通過日常積累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為雙方搭建平等的溝通平臺,并積極為職工方爭取合理利益,最終獲得了勞資雙方的一致好評,贏得“小吳辦事講原則、有方法”的贊譽。
針對民主管理,他創新建立提案“閉環管理機制”,要求每份提案必須經過內容、辦理、反饋“三確認”,并與績效考核掛鉤。面對食堂餐品單一問題,他組織職工代表、食堂負責人、營養師召開“三方議事會”,推出低糖低鹽的“定制餐”,將民主協商轉化為切實改善。任職以來,他推動解決職工關切問題100余項,實現勞動關系糾紛“零積壓”,2024年更獲評“河北省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
在文化建設上,他突破傳統思維,通過打造“職工文體活動室”、引入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舉措,將零散空間轉化為心靈驛站,每個細節彰顯“后勤兵”的溫暖力量。
“工會工作就像燒開水,99℃和100℃看似只差一度,但后者才能沸騰。”秉持這樣的信念,吳森正籌劃建立“職工需求大數據平臺”,用數字化手段精準服務。從車間到辦公室,從傳統工作模式到創新機制,這位“娘家人”始終以腳下泥土丈量責任,用細微溫暖凝聚人心,讓“家”的歸屬感成為照亮前路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