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奮進正當時。在武安發電公司燃料接卸區域的工作現場,煤質監督員們與一堆堆“黑金”相伴,默默守護著機組“口糧”的穩定供應。
曙光初照,煤質監督員楊海飛便早早出現在燃料接卸班組。第一輛運煤車緩緩駛入卸煤區,楊海飛站在隔離指揮區域,像一位精準的導航員,引導車輛穩穩停靠在指定位置。他全神貫注地確認車輛的接卸區域,目光如炬地仔細檢查車輛鉛封的完好情況。“這鉛封至關重要,一旦出現損壞,整車煤的質量就會打上問號,必須嚴謹再嚴謹!”楊海飛一邊檢查,一邊和身邊的搭檔馬傳迎說道。
卸煤過程中,楊海飛一邊調度運煤車輛到位,一邊指揮裝載機協助推煤。接卸現場一會兒發動機轟鳴,一會兒沉寂,但始終動靜有序。突然,楊海飛接到燃料值班員通知,因輸煤皮帶緊急消缺需停止一路設備運行,接卸速度要放慢。老楊的神情瞬間凝重起來,當天還有200多輛汽車煤亟待接卸,這無疑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看來今天得打一場硬仗了!”楊海飛立刻將情況進行匯報,并與馬傳迎緊急商討應對之策,迅速制定出第二套車輛接卸方案,在確保入廠煤能夠順利接卸的同時,為后續燃煤科學配比做好規劃,最大限度節約燃料成本。
夜幕悄然降臨,當最后一輛運煤車緩緩駛出廠區,楊海飛和馬傳迎再度檢查一遍現場,看著充實的“糧倉”和燈火通明的機房,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與自豪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