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成本領先的驅使下,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將“修舊利廢”作為首批“揭榜掛帥”重點攻堅項目,并以“存量增效,成本領先”新戰略,探索出一條資源循環利用與經濟效益并行的新路徑。
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創效992萬元,其背后的管理創新與技術突破,為傳統火電企業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制度破題激活全員動能
“過去‘修舊利廢’概念模糊,員工怕擔責,往往‘以新換舊’了事。”物資供應部主任坦言。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重新修訂《修舊利廢管理辦法》,首次明確界定范圍:科技創新延長設備壽命、廢舊物資再利用、積壓物資優先使用等納入創效范疇,而日常維護和搶修則被排除在外。這一調整不僅解決了執行中的爭議,更釋放了技術團隊的創新空間。
制度落地需配套激勵。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設立專項獎勵基金,2024年向個人兌現20.479萬元,一線員工成為創效主力。
“獎勵直接到人,大家的積極性完全不一樣了。”一名獲獎員工表示。
從“廢鐵”到“黃金”的蛻變
在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堆焊車間,10個磨輥和2套襯瓦經過堆焊技術“重生”,重新投入生產。這項技術過去依賴外委,成本高昂。堆焊車間技術團隊通過自主修復磨輥,每噸節約成本2萬元,計劃年底累計堆焊75噸。
2月16日車間投運后,團隊攻克耐磨層工藝難題,使設備壽命延長30%,同時降低作業安全風險。類似的創新還有磨煤機粉管耐磨層修復、撈渣機刮板延壽等項目,科技手段成為“變廢為寶”的核心驅動力。
廢舊物資處置則通過市場化競拍實現價值最大化。廢鐵競拍價達2600元/噸,創近年新高;廢油處置通過二次競拍,單價提升650元/噸。
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還引入油水分離技術,僅此一項增收6.6萬元。“每一分錢都是‘摳’出來的。”物資供應部相關負責人笑稱。
全流程管控堵住“跑冒滴漏”
“云端賦能+智慧倉儲”進行全流程管控。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應用智慧倉儲平臺實現庫存數字化管理,并通過“以舊換新”制度,4512項出庫物資的舊件全部回收,從源頭杜絕浪費。
采購環節的嚴控同樣關鍵。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全年平衡利庫841項,壓減重復采購,節約成本2335.85萬元。打印紙“以舊換新”、包裝箱回收等細節管理,累計減少紙張浪費1267公斤。
“不要小看一張紙的收益,它的背后也是我們‘度電必奪、克煤必省、分厘必降’的成本文化”一名員工感慨。
火電企業的修舊利廢不僅是經濟行為,更是綠色轉型的必經之路。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的實踐證明,制度創新與技術升級結合,能釋放巨大潛力。
下一步,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將推動“無廢工廠”建設,將經驗復制至其他生產環節,這場關于“廢品”的攻堅戰,正悄然改寫傳統電廠的生存邏輯。
來源: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77148?docid=12477148&newstype=1001&d=134ff22&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