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蒙古大唐國際呼和浩特鋁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唐呼鋁電”),將“紅色基因”融入綠色轉型血脈,以“黨旗紅”將新發展理念與創新文化注入轉型實踐,推動企業全面深化改革,以經營實績、組織效能、發展質量檢驗黨建成色,創新打造“綠色轉型 鋁電盈利”黨建品牌。
品牌引領,激活高質量發展“紅色動能”
黨建“軟實力”,發展“硬支撐”。作為中國大唐旗下唯一的一家集“發電—冶金—供熱—供汽”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大唐呼鋁電以黨建品牌為引領,堅定扛好國資央企政治責任,每年向地方納稅近3億元,累計為地方解決當地就業人口2000多人次,依托自身產能優勢吸引3家鋁加工企業入駐托克托經濟開發區,為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黨建品牌必須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必須與企業發展深度耦合。”公司黨委書記韓國宏表示,“當綠色理念成為每個員工的行動自覺,黨建引領就能轉化為看得見的生產力”。
動力分廠整流機組檢修現場,“黨員人人查隱患,崗區聯動保安全”的標語十分醒目,在這里,“黨建+安全”的管理模式早已深入人心。該公司以黨建引領促安全生產,“一崗位一清單”全覆蓋“大安全”領域,“五落實五到位”確保生產經營依法合規,“崗區隊日網”協調聯動,真正實現安全生產可控、在控。
“公司通過構建制度體系、創新黨建載體、深化價值創造”等系列措施,將黨建工作系統化融入企業治理全鏈條。”公司副總經理張愛軍介紹道。在黨建品牌帶動引領下,該公司實施“燃料+市場”動態調運模式,采取燃料“少買勤買”“經濟庫存”策略,大幅降低采購成本;創新構建“鋁液為主、鋁錠為輔”的彈性銷售體系,與核心客戶建立價格聯動機制,在保障長單穩定性的同時,促進產品議價能力不斷提升;財務費用壓降采用“壓降存量借款規模”和“推進利率置換、下調工作”雙輪驅動策略,財務費用實現大幅節約。
綠電鋁銷售實現零突破,全員業績考核率達到100%,五年來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9.43億元……一系列舉措,凝聚成一組組穩中有進的數據,一個個硬核關鍵詞,印證了黨建引領促發展的良好循環。

??大唐呼和浩特鋁電公司動力黨支部開展“創崗建區”活動。
兩變雙融,構建攻堅克難“先鋒矩陣”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大唐呼鋁電以“黨旗紅”保障“業績紅”,擦亮“品牌紅”,打造“兩變雙融”作戰體系,推動難點變亮點、不可能變可能,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雙融雙促”。
如何實現降本增效與構建成本領先優勢,始終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命題和關鍵挑戰,該公司管理三黨支部構建“黨建引領—流程再造—價值創造”的良性循環,抓住氧化鋁、陽極炭塊市場下行低價時點,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內部首次開展競價采購,有效降低采購成本;黨員攻關團隊“陽極炭塊競價采購在大唐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的創新經驗,榮獲2024年度電力行業物資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一級典型案例”,讓“難以突破的管理桎梏”變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切實可能。
解決民生問題是重中之重。大唐呼鋁電在破解民生供熱難題中實施“黨建引領+”項目攻關“五步法”,募集黨員隊伍中各個領域的“行家里手”組建黨員突擊隊,克服技術改造工程量大、運行保障復雜、人員管理協調難等諸多難題,歷經50余天日夜施工奮戰,高標準完成機組供熱改造,讓縣域居民溫暖過冬,把供熱難點變成民生亮點。
綠色變革,鍛造鋁電協同“創新引擎”
開創集團公司“四新首臺套”,創新應用“直流微電網”,“可再生能源替代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并網發電”既定目標……亮麗標簽背后,凝結了無數黨員干部職工的殷切付出。
在距離公司29公里處的360MW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現場,新能源工程組臨時黨支部設立“揭榜掛帥”項目,黨員們堅持“四優工程”建設目標帶頭沖鋒,以183天的攻堅之勢,將360兆瓦光伏項目從基建藍圖化作全容量并網的現實。
“新能源項目的成功并網,真正讓‘綠電煉綠鋁’成為現實。”參與新能源項目建設的黨員骨干王富民自豪地說,“半徑30公里內有自備光伏,半徑5公里內就地消納80%鋁液,這種家門口發電、家門口產銷的模式,大幅降低消耗和物流成本。”
360兆瓦光伏項目現已全容量并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17萬噸,減少碳排放量47萬噸。同時,廠內14.72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集團公司內部首次采用直流微網設備直供電解直流系統技術,創新應用“四新、首臺套”全過程管理,每月創效約5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黨員攻堅團隊結合企業實際,建立新能源電量消納多方聯動協同模式,依托源荷互動智能管控平臺,實現電解鋁生產、新能源和火電機組協調調度,全力消納新能源光伏電量,確保生產用電穩定與經濟性平衡。
站在新的起點,大唐呼鋁電正以創新之姿挺立潮頭,用數字化賦能智慧黨建,以“綠色轉型 鋁電盈利”黨建品牌為引領,持續書寫黨建領航高質量發展的亮麗答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