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鋁電公司緊密圍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核心任務,走出了一條以創新為引領、“隊伍強基、創新賦能、雙向共贏”為路徑的高質量人才發展之路,推動產業工人逐步實現由“技能型”向“創新復合型”轉變,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筑牢創新基石 搭建全員參與實戰平臺
走進該公司的生產車間,規整排列的電解鋁槽與高效運轉的電力調度系統,共同構成現代工業的生動圖景。圍繞電解鋁生產與電力調度核心業務,該公司構建起“科技團隊領軍、技術骨干支撐、一線班組廣泛參與”的多層次創新矩陣,由118人組成的科技團隊牽頭關鍵技術攻關,一線技術人員與班組成員全面響應,實現從車間到崗位的全覆蓋創新布局。
該公司打造的4個創新工作室,成為技術攻堅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員工聚焦電解鋁工藝優化、設備升級和能耗降低等核心議題展開攻關。“陽極效應處理曾是生產的難點”,參與技術優化的電解鋁工藝主管杜俊強介紹,“通過持續數月的研究和參數調試,我們最終提出優化方案,預計每年可節約大量生產成本?!苯刂聊壳?,該公司員工已協同攻克20多項生產技術難題,并通過修訂規程、優化系統,進一步推動操作標準化和技能專業化,廣大工人在工藝革新中真正成為“主力軍”。
激活成長動能 構建技能變現“閉環生態”
“鉆研技術能獲得獎勵,還能得到認可,現在大家學習技能、參與創新的熱情特別高!”該公司中級熱控檢修工黃景秋高興地表示。
該公司深入貫徹落實“技能有價值、創新有回報”理念,持續完善“四創雙掛”機制,修訂《QC小組活動管理辦法》和《科技創新獎勵管理辦法》,設立明確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激勵政策,并定期評選表彰先進個人,從制度層面保障員工創新活力。
該公司還著力打通“實踐-創新-晉升”良性發展通道,通過開展專項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養,借助勞動和技能競賽搭建才華展示平臺。近三年來,該公司累計舉辦50余場技能競賽,參與超3000人次,29人獲國家級競賽三等獎以上獎項,28人獲評省市級技術能手,823人取得特種作業證書,356人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申請獲批1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明專利,多項QC成果在行業內獲獎。這一系列成績,不僅帶來電解鋁生產能耗的顯著下降,更折射出產業工人以實干與創新書寫的時代價值。
擘畫長遠藍圖 打造工匠培育“未來引擎”
“現在通過VR實訓系統,操作應急設備就像身臨其境,學得快、更安全!”在新升級的實訓基地里,員工正通過智能設備接受沉浸式培訓。
面對能源行業綠色轉型的新趨勢,該公司系統推進“工匠學院”建設,構建集“專業培訓-實訓操作-技能競賽-資質認證-品牌塑造”于一體的人才培育體系,更新“理論+實操”教學設施,引入VR仿真和智能培訓系統,還深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加速培訓成果向生產力轉化。
同時,該公司通過開展“鋁電工匠”評選、打破技術崗與管理崗流動壁壘,真正實現產業工人成長“有通道、有平臺、有盼頭”?!耙郧翱傆X得工人干一輩子也就是個操作崗,現在單位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也要努力成為‘鋁電工匠’!”電解車間作業長劉東強的話語中透露出信心與希望。
從創新工作室的技術突破,到勞動競賽的精彩比拼,再到工匠學院的系統培育,呼和浩特鋁電公司正以創新為筆墨,繪就一幅產業工人有理想、懂技術、勇創新、敢擔當的時代新畫卷。未來,這支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將持續為企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賦能,也為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貢獻更多“大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