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盡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力,真心希望所有人平安健康。”10月11日,韓城第二發電公司青工張海飛,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字句里滿是質樸的牽掛。彼時夜色正濃,萬籟俱寂。這條朋友圈像一粒安靜的星火,沒人知道在這寧靜的深夜里藏著怎樣讓他心生感慨的特殊經歷。
直到幾天后,該公司發電部工作群里,一則消息悄然傳開,大家才猛然驚覺。這條看似平常的朋友圈背后,藏著的是這個00后大唐青年不顧危險、破窗救人的英勇瞬間。
時間回溯至10月11日,張海飛如往常一樣駕車行駛在下班的高速路上。起初車流平穩,一切如常,突然前方車輛紛紛減速避讓,原本有序的車流瞬間放緩,刺眼的剎車燈連成一片。
“不好,前面出事了!”憑借運行人員對異常情況的高度警覺,張海飛立即停車上前查看。一股混雜著汽油與焦糊的氣味撲面而來,他逆著人流走向事故中心,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頭一緊。兩輛重型卡車發生嚴重追尾,前車側翻在地,司機被困在變形的駕駛室內,情況萬分危急!
“必須馬上把人救出來!”沒有絲毫猶豫,張海飛立即沖上前去搜尋破窗工具。他與現場幾名群眾迅速撿起路邊的石塊,合力猛擊擋風玻璃,一下、兩下……玻璃應聲碎裂,但堅韌的夾層仍如屏障般阻擋著救援。顧不上自身安危,他直接用手撕扯、清理鋒利的玻璃碎片,奮力擴大救援通道。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快!再快一點!”
“師傅,我們馬上救你出來。”張海飛鉆進狹小的駕駛室,一邊頂住變形的座椅靠背,一邊嘗試挪動司機身體。幾人緊密配合,不斷調整角度,一次次嘗試后,終于將司機成功轉移出來。
看著醫護人員將司機抬上救護車,鳴笛聲漸遠,張海飛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他走到路邊,擰開礦泉水瓶,仰頭猛灌了幾口,冰涼的水流順著脖頸往下淌,才稍稍壓下剛才的緊張。周圍聚攏的人群中,有人遞來紙巾讓他擦汗,也有人好奇地問他是不是專業救援人員。張海飛只是笑著擺手否認,沒再多說一句,更沒留下任何個人信息。
回到車上,他才驚覺掌心與指縫嵌滿玻璃碴,鮮血仍在滲出,他拿出創可貼簡單處理了傷口。車輛重新啟動,他透過后視鏡望了眼事故現場的方向,輕輕踩下油門,將剛才的驚心動魄,悄悄藏進了平凡的夜色里。
“當時根本沒想那么多,唯一的念頭就是救人。”面對贊譽,張海飛只是撓撓頭樸實地笑著。在平凡崗位,他一絲不茍;在危急關頭,他挺身而出。這一靜一動的擔當,不僅是他個人品格最真實的寫照,更勾勒出大唐青年勇于奉獻、甘于奮斗的青春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