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海拔5200米的藏東南高原,隨著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1800噸汽車吊將重達117噸的風機葉輪組件緩緩吊至110米高空與機艙精準對接,標志著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風電場——大唐西藏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八宿100兆瓦保障性并網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作業順利完成,實現了中國大唐在藏風電工程建設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也為雪域高原增添了又一醒目的綠色能源新地標。

據介紹,大唐八宿風電項目位于八宿縣邦達鎮、卡瓦白慶鄉,是大唐西藏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昌都市康電清潔能源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在昌都境內開發建設的首個風電項目,是目前在建風電項目中海拔最高和超高海拔地區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項目,也是推動西藏自治區能源結構高質量轉型發展,提升西藏自治區電力保障能力、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打造藏東南清潔能源基地的重點項目。
面對項目建設存在高寒缺氧和施工窗口期短等諸多不利因素,該公司在吊裝作業前組織各參建單位對設備材料進場、風速預測以及吊裝施工等各個環節進行了細致的規劃和推演,采取安全提級管控措施,嚴格落實業主帶班監督,確保吊裝作業安全有序進行。同時,該公司為一線施工人員提前準備了厚棉服和便攜式制氧機,讓一線施工人員在高空作業時可以邊吸氧邊作業,既為一線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提供了保障,又提高了風機吊裝作業的工作效率。
在新能源項目中,一般將海拔5000米的地方稱為超高海拔地區。大唐八宿風電項目場址平均海拔5050米,風機機位最高海拔5195米,機艙最高海拔5305米,采用針對高海拔、高寒地區特點環境適應性設計的5兆瓦雙饋風力發電機組,進一步優化了冷卻、潤滑、液壓系統,增強了外絕緣設計,提高了設備在強紫外線、高雷暴頻次等惡劣環境下的電氣安全,通過高海拔型冷卻系統,改進散熱設計,確保了設備在高海拔、低氣壓條件下的穩定運行。
據了解,大唐八宿風電項目風機輪轂中心高度110米,葉輪直徑195米,相當于3.1架波音747并列翼展長度,葉片最大掃風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相當于4.18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在滿發風速下,單臺機組每轉動一圈可發9.5度電,平均每年可輸出1600多萬度清潔電能,可滿足近5700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5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3萬噸。
項目投產后,該風電場年可新增清潔能源2.23億千瓦時以上,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3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621.39噸、二氧化碳約18.28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540.97噸,將有效改善西藏自治區能源結構,有力保障人民群眾冬季供暖和電力安全供應,為超高海拔地區風電建設進行有益的示范探索。
在該項目開發建設過程,大唐西藏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打造青藏高原風電示范樣板工程為目標,積極踐行“開發一方資源、做強一方產業、帶活一片經濟、富裕一方百姓”工作要求,在集電線路、升壓站、風機基礎、風機吊裝等建設過程中,吸納當地530名農牧民群眾參建參工,幫助農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1500萬元。同時,圍繞“三扶三真、五位一體”大唐特色幫扶體系,聯合八宿縣開展“紅色大唐藍色八宿”鄉村振興學習交流活動,組織40余名農牧民黨員群眾前往大唐亭子口水電站、大唐望江坪風電場和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等地參觀學習,進一步推動當地群眾與區內外各族群眾的溝通交流,拓寬了農牧民黨員群眾的視野,增強自我造血能力,有效提升了農牧民黨員群眾建強基層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設美麗鄉村的本領。
來源: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5880446795432960